擁抱新技術 科技改變傳統零售業
2013-8-20
全球零售業都在經歷一場新的革命。
眾所周知,上一次零售業的變革是連鎖及超市以其更高效的渠道模式,代替百貨業成為主導勢力。“但此次變革并非只是模式上的革新,而是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推動的全方位的零售革命。”零售行業專家表示。
事實上,隨著智能手機在中這一世界上最大的在線購物群體中的廣泛普及,移動設備和互聯網在消費者體驗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日漸顯現,它們在店鋪流量、顧客忠誠度以及品牌建設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多位零售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論是國際零售巨頭,還是本土零售品牌,要想頂住日漸微薄的利潤率帶來的壓力,在這片紅海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思考如何擁抱這些新技術,為顧客們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擁抱新技術
一位零售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傳統零售企業如此脆弱,電子商務企業的快速趕超就成為可能,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本輪革命,則從渠道、供需關系、技術三方面改變了傳統零售業。”
可以說,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商比傳統零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以阿里巴巴[微博]為例,它顛覆了零售的兩端:其一在消費者端,搭建了一個成熟而安全的網購環境,從信息到支付再到物流均讓消費者感到了便捷,進而培養了消費者網購的習慣;其二在供應商端,利用數據挖掘,可精準地捕捉或挖掘消費者的需求,并可立即組織線上供應商資源以滿足需求,進而改變傳統的供需關系。目前,阿里巴巴模式被業界稱為“服務平臺型電商”。
不過,據麥肯錫的報告顯示,約24%的中國消費者仍然傾向于在網絡購物前先在實體店里了解、試用心儀商品。這對零售品牌們意味著一個非常關鍵的機會:通過為消費者提供與實體店中相似的反饋、建議與溝通服務,在線上與線下建立同等的品牌形象,將實體店的真實、周到的購物體驗無縫轉移到線上網絡店鋪中。
另外,在智能手機終端上購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手機的功能也不再是打電話和發短信這么簡單,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手機查找商品信息,與鄰近商戶比價或者閱讀對某產品的評論等。為了保持廣泛而長久的競爭力,零售商必須提供適用于各種情景的購物體驗,以應對用戶和技術的快速增長與變化。
事實上,隨著中國智能手機進一步普及以及用戶對手機購物認可度加深,用戶在移動端購物的習慣會逐漸培養起來,未來中國移動[微博]電子商務用戶規模會不斷增長。“相信未來幾年,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新技術所推動的零售革命將走向成熟。”業內人士稱。
實體店自救
互聯網可以讓人們足不出戶實現購物,當然,零售業的技術并不僅限于互聯網。在我們共同走向電子商務期間,諸多新技術被引入到商店之中,加上消費者越來越依賴于智能手機及應用程序,零售業正在經歷著一場大規模的技術變革。
近年來也不斷出現了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技術,這些創新技術將改變店內購物體驗,使其變得更具互動性、更趨個性化而且更加有幫助。這些創新技術包括:互動“魔鏡”:可以顯示衣服穿上后看上去的樣子(而不需要實際穿在身上),建議合適的配飾,并且向你指出類似產品的方向。
另外,在國外,還有虛擬接待員:可以處理一切相關事項,從進行視力檢查,到通過二維碼提供折扣優惠等到這些技術的發展都在促使零售企業自身不斷地改變自己。
“很多時候,零售商不得不進行變革,以便與消費者保持互動。”一位長期關注零售業的人士指出。無疑,未來考驗零售企業的不再只是零供關系的好壞,而是要看挖掘消費者需求,以及高效整合供應鏈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因此信息技術水平的高低成為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
今年2月,“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寧董事長張近東介紹,“云商”將成為未來蘇寧的零售模式,可以概括為“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這也被看成是蘇寧的自我革命,而也有分析指出這將改變中國零售業的未來。
不過,也有不同的聲音,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打敗京東、淘寶們的不是云商,而是技術和產業的進化,是利用新技術、創造新模式、找到生產力新方向的新企業。
的確,無論你從任何角度來看,技術創新正在而且將繼續對我們的購物方式產生重大影響。由于移動設備、大數據及零售技術的最新創新融合發展,我們可以親眼目睹商業轉型,未來的零售商投身于這股技術變革浪潮方是明智之舉。
社交媒體改變零售業
據了解,中國有超過3.3億的智能手機用戶,多達10億的手機用戶,這意味著誰控制了手機,誰就把握住了未來。“一個成熟的移動生態系統的輪廓正在逐漸清晰并在不斷擴容中,而這也驅動著各式的創新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中國零售市場不斷涌現。”一位零售業內專家表示。
業內也普遍認為,隨著微博與即時消息使用者數量的巨大增長,中國的本土消費者的聲音是一個品牌的最有力的代言人。與國外不同,中國的消費者大多對正規機構和權威持懷疑態度,他們在進行購買決策時,更傾向于傾聽在社會網絡中的其他消費者的意見。
實際上,這就是社交媒體帶來的好處。就在去年10月,一號店宣布計劃開設1000家基于二維碼技術的虛擬超市,消費者將不需要到實體店去排長隊挑選、結賬,就能夠訪問及購買多達1000種商品。
而隨著社交網絡的出現,“顧客是上帝”的陳詞濫調似乎有了全新的含義。現在的消費者反饋信息,不僅能夠更快地到達公司,而且能通過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評論的消費者的“好友”傳遞給更廣泛的人群。
業內人士表示,在將來,有效利用社交媒體的公司應該會擁有更大更忠誠的消費群體。一家公司越是讓其消費者參與開發新的產品,就越會讓其消費者產生主人翁精神和歸屬感。
在國外,日本的服裝零售商優衣庫就是非常成功的典范。優衣庫利用如人人網和新浪微博這樣的社會媒體渠道,通過在線游戲等模式,讓它的核心客戶群之一中國大學生進一步增強對優衣庫的品牌認知與好感。優衣庫也通過騰訊的移動信息應用微信向消費者推送促銷活動信息,增加店鋪的流量和銷售額。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科技巨頭們一度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模仿者,但現在他們也在不斷推動屬于自己的創新,而這也將無形中改造中國的零售業。”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你的零售業務對此做好準備了嗎?
眾所周知,上一次零售業的變革是連鎖及超市以其更高效的渠道模式,代替百貨業成為主導勢力。“但此次變革并非只是模式上的革新,而是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推動的全方位的零售革命。”零售行業專家表示。
事實上,隨著智能手機在中這一世界上最大的在線購物群體中的廣泛普及,移動設備和互聯網在消費者體驗過程中的重要性也日漸顯現,它們在店鋪流量、顧客忠誠度以及品牌建設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多位零售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論是國際零售巨頭,還是本土零售品牌,要想頂住日漸微薄的利潤率帶來的壓力,在這片紅海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思考如何擁抱這些新技術,為顧客們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擁抱新技術
一位零售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傳統零售企業如此脆弱,電子商務企業的快速趕超就成為可能,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本輪革命,則從渠道、供需關系、技術三方面改變了傳統零售業。”
可以說,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商比傳統零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以阿里巴巴[微博]為例,它顛覆了零售的兩端:其一在消費者端,搭建了一個成熟而安全的網購環境,從信息到支付再到物流均讓消費者感到了便捷,進而培養了消費者網購的習慣;其二在供應商端,利用數據挖掘,可精準地捕捉或挖掘消費者的需求,并可立即組織線上供應商資源以滿足需求,進而改變傳統的供需關系。目前,阿里巴巴模式被業界稱為“服務平臺型電商”。
不過,據麥肯錫的報告顯示,約24%的中國消費者仍然傾向于在網絡購物前先在實體店里了解、試用心儀商品。這對零售品牌們意味著一個非常關鍵的機會:通過為消費者提供與實體店中相似的反饋、建議與溝通服務,在線上與線下建立同等的品牌形象,將實體店的真實、周到的購物體驗無縫轉移到線上網絡店鋪中。
另外,在智能手機終端上購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手機的功能也不再是打電話和發短信這么簡單,越來越多的人們通過手機查找商品信息,與鄰近商戶比價或者閱讀對某產品的評論等。為了保持廣泛而長久的競爭力,零售商必須提供適用于各種情景的購物體驗,以應對用戶和技術的快速增長與變化。
事實上,隨著中國智能手機進一步普及以及用戶對手機購物認可度加深,用戶在移動端購物的習慣會逐漸培養起來,未來中國移動[微博]電子商務用戶規模會不斷增長。“相信未來幾年,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新技術所推動的零售革命將走向成熟。”業內人士稱。
實體店自救
互聯網可以讓人們足不出戶實現購物,當然,零售業的技術并不僅限于互聯網。在我們共同走向電子商務期間,諸多新技術被引入到商店之中,加上消費者越來越依賴于智能手機及應用程序,零售業正在經歷著一場大規模的技術變革。
近年來也不斷出現了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技術,這些創新技術將改變店內購物體驗,使其變得更具互動性、更趨個性化而且更加有幫助。這些創新技術包括:互動“魔鏡”:可以顯示衣服穿上后看上去的樣子(而不需要實際穿在身上),建議合適的配飾,并且向你指出類似產品的方向。
另外,在國外,還有虛擬接待員:可以處理一切相關事項,從進行視力檢查,到通過二維碼提供折扣優惠等到這些技術的發展都在促使零售企業自身不斷地改變自己。
“很多時候,零售商不得不進行變革,以便與消費者保持互動。”一位長期關注零售業的人士指出。無疑,未來考驗零售企業的不再只是零供關系的好壞,而是要看挖掘消費者需求,以及高效整合供應鏈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因此信息技術水平的高低成為獲得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
今年2月,“蘇寧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寧董事長張近東介紹,“云商”將成為未來蘇寧的零售模式,可以概括為“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這也被看成是蘇寧的自我革命,而也有分析指出這將改變中國零售業的未來。
不過,也有不同的聲音,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打敗京東、淘寶們的不是云商,而是技術和產業的進化,是利用新技術、創造新模式、找到生產力新方向的新企業。
的確,無論你從任何角度來看,技術創新正在而且將繼續對我們的購物方式產生重大影響。由于移動設備、大數據及零售技術的最新創新融合發展,我們可以親眼目睹商業轉型,未來的零售商投身于這股技術變革浪潮方是明智之舉。
社交媒體改變零售業
據了解,中國有超過3.3億的智能手機用戶,多達10億的手機用戶,這意味著誰控制了手機,誰就把握住了未來。“一個成熟的移動生態系統的輪廓正在逐漸清晰并在不斷擴容中,而這也驅動著各式的創新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中國零售市場不斷涌現。”一位零售業內專家表示。
業內也普遍認為,隨著微博與即時消息使用者數量的巨大增長,中國的本土消費者的聲音是一個品牌的最有力的代言人。與國外不同,中國的消費者大多對正規機構和權威持懷疑態度,他們在進行購買決策時,更傾向于傾聽在社會網絡中的其他消費者的意見。
實際上,這就是社交媒體帶來的好處。就在去年10月,一號店宣布計劃開設1000家基于二維碼技術的虛擬超市,消費者將不需要到實體店去排長隊挑選、結賬,就能夠訪問及購買多達1000種商品。
而隨著社交網絡的出現,“顧客是上帝”的陳詞濫調似乎有了全新的含義。現在的消費者反饋信息,不僅能夠更快地到達公司,而且能通過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評論的消費者的“好友”傳遞給更廣泛的人群。
業內人士表示,在將來,有效利用社交媒體的公司應該會擁有更大更忠誠的消費群體。一家公司越是讓其消費者參與開發新的產品,就越會讓其消費者產生主人翁精神和歸屬感。
在國外,日本的服裝零售商優衣庫就是非常成功的典范。優衣庫利用如人人網和新浪微博這樣的社會媒體渠道,通過在線游戲等模式,讓它的核心客戶群之一中國大學生進一步增強對優衣庫的品牌認知與好感。優衣庫也通過騰訊的移動信息應用微信向消費者推送促銷活動信息,增加店鋪的流量和銷售額。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科技巨頭們一度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模仿者,但現在他們也在不斷推動屬于自己的創新,而這也將無形中改造中國的零售業。”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可謂一日千里。你的零售業務對此做好準備了嗎?
回復 25959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